全国咨询热线: 0551-65148635
热门关键词: 农萃园 养正 农萃
您的位置: 首页 > 技术服务 > 使用效果

养正抗倒剂的功效

作者:admin 时间:2021-08-25 次浏览

水溶性硅是一种新型抗倒伏制剂,它被国际土壤学界列为继氮、磷、钾之后的第四大植物功能元素。主要用于水稻、小麦、大麦、玉米、甘蔗等喜硅作物。“抗倒1号”水溶性硅既可以作抗倒剂,又可作肥料,提供养分,同时也可用作土壤调理剂,改良土壤。此外,还兼有防病、防虫和减毒的作用。它具体有以下功效和作用机理:
1、独特的抗倒性能。参与细胞壁的组成,使茎秆表层细胞壁加厚,角质层增加,增强组织的机械强度和稳固性,促使作物茎秆直,抗倒伏能力可提高80%左右。
2、植物体内的重要组成部分。硅是植物重要的营养元素,大部分植物体内含有硅。检测表明,生产1000公斤稻谷,水稻地上部分二氧化硅的吸收量达150公斤,超过水稻吸收氮磷钾的总和。在水稻、小麦、大麦、大豆、扁豆、茴香六种作物灰分中,硅氧化物占14.2%-61.4%。
3、施硅肥有利于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,增加产量。硅可使表皮细胞硅质化,植物叶片的硅化细胞较之绿色细胞更易让散射光透过,能增加阳光的吸收;同时在田间条件下,如水稻等硅充足时,叶片角度缩小25.4度,茎叶挺直,减少遮阴,植株的受光姿态好,增强叶片光合作用。水稻施硅后,冠层光合作用提高10%以上。
4、可增强作物对病虫害的抵抗力,减少病虫危害。作物吸收硅后,在体内形成硅化细胞,参与细胞壁的组成,使茎叶表层细胞壁加厚,角质层增加。硅与植物体内的果胶酸、多糖醛酸等有较高亲和力,形成稳定的、溶解度低的硅酸复合物沉积在木质化的细胞壁上,与木质素一同增强组织的机械强度和稳固性,加强植物抵御病虫入侵的能力。特别是对稻瘟病、稻飞虱、叶斑病、茎腐病、小粘菌核病、白叶枯病、小麦白粉病、锈病、螟虫、蚜虫等病虫害的抵抗能力,减少农药用量。
5、硅肥可使作物体内通气性增强。作物体内含硅量增加,使作物导管刚性加强,促进通气性,这对水稻、芦苇等水生和温生作物有重要意义,不但可促进作物根系生长,还可预防根系的腐烂和早衰,特别对防治水稻的烂根病有重要作用。
6、提高作物抗逆性。硅化细胞可有效地调节叶片气孔的开闭,硅化物质淀积在叶片的细胞壁上,与角质层一道,能减弱蒸腾作用,使植物能更好利用水分,提高作物的抗旱、抗干热风和抗低温能力。
7、复合营养作用。水溶性硅肥中含有一定量的氮、磷、钾、钙、镁、硫、硼、锌、锰、腐植酸等物质,对作物有复合营养作用。
8、硅能减少磷在土壤中的固定。硅肥能活化土壤中的磷,并促进磷在作物体内的运转,从而提高结实率,增加产量。
9、硅肥是保健肥料。硅肥能改良土壤,矫正土壤的酸度,提高土壤盐基,促进有机肥分解,抑制土壤病菌。
10、硅是品质元素。硅有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,并有利于贮存和运输。农民反应,水稻施用硅肥后茎秆粗壮,清秀挺拔,病虫害轻,谷黄粒饱。第一,可以改善农作物果实的色香味等感观效果。第二,硅肥可抑制氮肥的过量吸收,因而能避免植林徒长、降低植株体内硝酸盐含量,可以明显提高瓜果类的糖分和维生素、花生的脂肪、谷物的淀粉、小麦的蛋白质含量等。第三,可以减轻甚至消除虫害与污染。硅肥可以使作物产生一种较强硬的硅化细胞,使昆虫不易咬动;此外,施过硅肥的农作物还会产生一种令昆虫讨厌的气味,使害虫远离作物;能形成新的不易被植物吸收的化合物,从而使污染降到标准以下。第四,硅肥对红壤土和盐碱地的土壤结构改良具有独到作用。
近年来,人们越来越多地抱怨,西瓜不甜,大米、小麦不香,黄瓜一头大一头小等等,其实这些都是在某种程度上氮肥施用过多,作物营养失衡所致。硅肥作为一种天然的无机肥,不仅自身有益于作物的生长,而且还可以调节作物在不同阶段对氮、磷、钾等其他元素的营养需求,在其它元素使用过量时有抑制供给的作用。世界硅肥之父、日本山梨大学教授小林均等人所做的实验表明,施用过硅肥的水稻比未施硅肥的要提高1至2个等级。
11、提高座果率。硅素能增强花粉活力,增加草莓、西瓜、黄瓜等瓜果类作物的成果率。
12、硅可与其他养分相互作用。施用硅素可以调节植物对氮、磷的过量吸收,例如,提高水稻的硅氮比可提高水稻的耐高氮能力,减轻由于偏施氮肥而引起的贪青、晚熟和倒伏。水稻在淹水条件下施用硅肥能促进根系的氧化能力,抑制对铁、锰的过量吸收,减轻铁、锰毒害。硅肥能防治重金属对农田污染,这对我国利用城市污水灌溉、利用污泥作肥料的地区防止重金属镉、锰、铅等对作物污染有重要意义。硅肥也能防治硫化氢、甲烷等对作物根系的危害。